最近最夯的台劇,非《我們與惡的距離 The World Between Us》莫屬!

我們與惡的距離.jpg

整部戲從劇名、劇本、選角、場景的美術設計都非常講究,劇情以無差別殺人事件為主軸,同時導入七件台灣社會真實發生過的類似社會事件,引發觀眾思考,誰是被害人?誰是加害人?善與惡能否絕對劃清界線?會不會某些時候我們也是事件中惡的那一方?

結局反映了觀眾對生活的期待,每個角色都找出和事件平和共存的方法,迎向烏雲背後的陽光。讓觀眾看戲劇的過程,也走過一次集體療癒,也是在2014年鄭捷捷運無差別殺人事件之後,遲來的療癒處方。

《我們》一劇中,探討的議題相當多,除了善與惡的界線、思覺失調症、加害人家屬的處境、被害人復原過程、媒體生態以外,我更好奇的是,究竟誰會犯下無差別殺人案件?我們可以怎麼預防?

究竟李曉明為什麼會犯下如此的滔天大罪,法扶律師王赦(吳慷仁飾)一直契而不捨的找答案,但劇中李曉明媽媽(謝瓊煖飾)似乎也沒有答案,她對律師王赦說:「我們家就在麵攤後面,小孩喜歡躲在自己的房間,媽媽要管嗎?不是說要給孩子獨立自主的空間?是我們太自私、太忙,才會教出這樣的變態殺人魔?全天下沒有一個爸爸媽媽,會花二十年去養一個殺人犯!

吳慷仁 謝瓊煖600x400.jpg

這場一鏡到底的戲,逼哭了所有入戲的觀眾,也成功的帶觀眾重新看待加害者的家屬。

而在現實生活中,每當有兇殺案件發生時,我們最常問的問題是:兇手是在什麼樣的家庭環境下成長?爸爸媽媽在成長的過程中有沒有給予足夠的愛與關懷?父母親是不是忙於工作,才沒有足夠的時間和心思關心小孩,讓孩子犯下大錯?是不是單親、隔代教養或弱勢家庭?兇手有沒有精神疾病?

除了精神疾病的揣測以外,其餘問題全都源自於家庭,可見「養不教、父之過」的觀念深植人心,然而本劇中我們似乎沒有找到映證,李曉明家庭父母雙全,經濟小康,父親擔任里長,為人古道熱腸,母親經營麵店並一手打點家務,典型的母親角色,和妹妹日常相處平凡的和你我一樣。我們從劇中的家庭狀況,完全看不出任何異樣。

就如同2014年捷運無差別殺人事件的鄭捷一般,一直到死刑定讞伏法以前,我們只知道他想做一件大事,但,為什麼要透過殺人的方式來完成?和他朝夕相處的家人、同學都沒發現任何異樣呢?難道沒有任何方法可以預防嗎?

 

美國因為槍枝氾濫,是個時常發生無差別殺人事件的國度。

1999年4月20日發生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科倫拜高中屠殺案中,其中一名兇手狄倫的母親蘇.克萊伯德(Sue Klebold)在事件發生後拼湊了所有蛛絲馬跡,除了出版我的孩子是兇手:一個母親的自白一書外,她也不畏外界眼光、勇氣十足的站上Ted(註),呼籲人們重視「腦部健康」,雖然並非所有腦部有疾病的人都會出現暴力行為,但自殺的人當中,估計有超過90%的人都有精神疾病(狄倫犯案後自殺,她認為狄倫犯案的原因是因為想自殺)。

除了腦部健康或心理衛生議題以外,蘇在書中還提到要多加留心正歷經艱辛的孩子—喪親的學生,遭嘲弄或霸凌的學生,或高風險學生。譬如,同性戀、雙性戀、變性的孩子時常淪為霸凌的苦主。

我想這正是家庭和學校都應該做的,尤其在家庭中,讓孩子,尤其是男孩,放心訴說自己的心情和遭遇,是相當重要的。為什麼尤其是男孩?從內政部警政署的統計資料得知,台灣歷年刑案嫌疑犯中,平均有8成2是男性,106年男性犯罪人數為女性的4.53倍。另一方面,男性和女性的溝通方式、情緒表達方式都有很大的差異,相較於女孩較常訴說出自己的困難,男孩可能透過沉默、反抗、不服從、衝突等方式來表達,所以養男孩比養女孩更需要學會如何接住孩子的情緒,讓孩子感受到被信任、被愛、安全感,把家庭當成避風港。我想這是現代父母,除了要求孩子的課業以外,更重要、更需要學習的一堂課。

 

註:蘇.克萊伯德(Sue Klebold)在Ted的演講:https://is.gd/vlI6O1

 

arrow
arrow

    女王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