結婚之後,離開台中到台北生活,所以每到連續假期,我總會安排時間回「家」,這個「家」,學名是「原生家庭」,大部分人稱為婚後女性的「娘家」,對我而言,那是我在台中的「家」,一個我最熟悉的、從小養育我、滋養我,一個有最摯愛的爸爸、媽媽和兄弟姊妹的地方。

只是這個「家」,卻總是有意無意地把我和他切割開,一次一次向我強調你不再屬於這裡!

 

最近一次的深刻感受,來自於清明假期。

清明節是傳統祭祖的日子,婚後第一年,當爸爸媽媽和兄嫂、姪子姪女們都準備好祭拜時,我一如往常地和大家站在一起準備拜拜,媽媽首先說:「小妹,你不用拜!」我:「有什麼不可以,這也是我的祖先啊!」媽媽看我一副不想走的樣子,也就沒有再為難我。

今年,我再次帶了Henry一起到神明廳祭祖,爸爸照例拿起香念念有詞地跟祖先說:「今天是清明佳節,我們準備了豐盛的菜餚要讓祖公祖媽們享用,除了在中國工作無法回來的XXX一家,另外,還有『客人』Henry也來了,請一起保佑他身體健康、萬事如意!」

聽到「客人」兩個字,哥轉過頭對我戲謔地笑,但我深知傳統的爸媽對性別觀念的堅持是多麼根深柢固,因此當下心裡即便有再多的話想說,我也選擇閉嘴,裝作沒事的和大家一起祭拜。

當天晚上,爸爸因為細故說了姐的女兒幾句,姐負氣回家後,哥跟我說:「爸平常對家裡的孫子也都這樣,但『內孫外孫畢竟不同』!」烏鴉再次飛過,但我再次選擇沉默,因為我仍舊深知爭辯只是無謂!

在許多人認為性別意識抬頭,女性已然崛起的台灣,我們也為我們選出華人圈第一位女性領導人而深深驕傲著,然而在傳統習俗上的性別不平等,卻仍舊如牢籠枷鎖般綑綁住許多婚後女性,透過各種婚喪喜慶儀式, 一次一次展演,一次一次的彰顯兩性的不平等地位。

從過年女兒初一不可以回娘家,否則會給娘家帶來霉運;到結婚時的潑水儀式,對女兒宣告結婚就是和原生家庭的分割與斷裂;以及婚後女兒回家就是作客;喪禮上女兒總是排在媳婦之後...等。總總儀式與形式 ,不斷切割婚後女兒,儘管婚後女兒對爸爸媽媽和原生家庭的關心沒有因為結婚而減少,儘管女兒生的小孩保證是你的孫子,媳婦生的可就不一定喔。

 

爸爸、媽媽和哥哥們,也許不能理解,有時候婚後女兒回家其實是為了療癒。

原生家庭雖然不見得十全十美,但也提供了女兒們許多的溫暖和滋養,因此即便老公已經很周全且體貼,還是想回家聽媽媽絮絮叨叨說說左鄰右舍的八卦,看看爸爸最近又在忙什麼,和哥哥說些無聊的白痴話,這份自在,是媳婦的身分所沒有的。只是,當「客人」的身分一再被提及,婚後女兒就只能如無港可棲的船隻般在大海中漂泊,因在婆家是外人,在娘家是客人啊!

 

我們不說「嫁」、「娶」,而說「結婚」會不會比較好?

閩南語中,我們稱男性結婚為「娶某」,女性結婚為「嫁ㄤ」,意指男方家多了個媳婦,女方家少了個女兒,在這樣的概念下,結婚對女性而言,理所當然就成為切割原生家庭,進入新家庭,並且在婚姻關係中成為男性的附屬。

語言是人民意識與社會文化最真實的展現,當我們不斷用「嫁娶」來描述有情人的結合時,無疑的就是不斷深化婚姻中性別地位的不平等,同時也一次一次的把婚後女性推離原生家庭,這也是許多現代女性害怕或拒絕進入婚姻的因素之一。因此,我們是否可以以「結婚」取代「嫁娶」來描述伴侶的結合,以組織新家庭取代女性進入夫家的概念,讓婚後女性少一點和原生家庭的切割,不再成為爸媽和兄弟眼中的「客人」!

arrow
arrow

    女王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